全聯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專業委員會日前在京舉辦閉門研討會,針對中國經濟信息社信用領域首席經濟分析師胡俊超博士新出版專著《社會信用體系“領頭羊”:政務誠信理論與實踐》進行研討,圍繞政務誠信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如何發揮“領頭羊”作用展開認真討論。
政務誠信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地位舉足輕重
與會專家認為,作為國家治理的重要資源,政務誠信是整個社會誠信大廈的“頂梁柱”,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發揮著“領頭羊”作用。
“政務誠信建設的好壞,直接關系黨和政府形象,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信用環境建設的成敗!比摬①徆珪庞霉芾韺I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劉新海博士認為,無論是營商環境的構建,還是近期的國企債市違約潮,政務誠信在整個國家信用體系健康發展中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北京市社會信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秘書長張金波認為,政務誠信是“第一誠信”,是現代國家治理的“晴雨表”,良好的政務誠信能為國家有效配置資源,為社會提供良好的公共產品和服務,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發揮著基礎和關鍵作用。
“法治意識、契約精神、守約觀念是現代經濟活動的重要意識規范,也是信用經濟、法治經濟的重要要求,這些內容同樣適用于政務誠信建設!鄙钲谑行庞媒ㄔO促進會秘書長鮮濤說,政務誠信建設要考慮其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的“基礎性”地位,以及政務失信最終責任承擔主體、補償實現形式的特殊性等因素。
繼續推動政務誠信理論和技術研究
中國市場學會信用學術委員會主任林鈞躍教授認為,開展政務誠信理論和技術研究意義重大,不僅有利于優化營商環境,還有助于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社會信用體系“領頭羊”:政務誠信理論與實踐》一書提出,政務誠信建設的理論基礎包括社會公仆理論,社會契約理論、委托代理理論和交易成本理論等。
“上述理論確實是政務誠信建設的一些理論基礎!敝醒胴斀洿髮W政信研究院院長安秀梅教授說,除此之外,行政學和政治學也應該作為政務誠信研究的一個理論基礎,新公共管理理論也應該是政務誠信理論支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政府的公信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是一種公共產品,這個功能具有稀有性!焙幽洗髮W信用研究中心主任耿得科副教授說,公共產品供給分析主要依據公共選擇理論,這對政務誠信研究有重要參考價值。
北京大學中國信用研究中心主任章政教授表示,政務誠信建設的另外一個支撐是公共治理理論!罢峁┑亩嗍强床灰姷墓卜⻊,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是類似空氣一樣的無形產品,是每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從當前基礎設施、交通、電力、環保等公共資源的應用和供給情況來看,中國政府的公信力和服務能力正在不斷提升!
“建議繼續推動政務誠信理論和技術研究,使其更加完善!绷肘x躍教授建議,一方面,以基于社會信用體系的政務誠信理論作為切入點,繼續研究政務誠信問題,力爭在行政倫理學領域做些理論創新。另一方面,加強職業信用領域的“公務員職業信用”研究,完善行政倫理學理論建設,添補相關理論和技術空白。
廣東金融學院信用管理學院院長唐明琴教授建議,進一步深入研究政務失信及其產生原因,并以系統化政務誠信理論與實踐研究為契機,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信用體系理論,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實踐提供科學指導。
以第三方評價為切入點積極推動政務誠信建設
關于政務誠信評價,章政教授認為,其目的是通過制定一套客觀合理的標準,促進政府服務改善和社會風氣好轉,降低全社會公共運行成本,從而提升政府公信力,優化營商環境。
首都師范大學信用立法與信用評估研究中心主任石新中教授表示,政務誠信評價除了傳統的上級評價下級以及同級人大政協的評價外,《國務院關于加強政務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還提出“建立社會監督和第三方機構評估機制”,要求“支持信用服務機構、高校及科研院所等第三方機構對各地區各部門開展政務誠信評價評級并及時公布結果,加強社會監督”,這對于政務誠信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全聯并購公會黨委常務副書記李聚合博士認為,隨著中國社會信用體系向縱深推進,除政府本身完善評價機制之外,建立政務誠信第三方評價機制非常關鍵,可從具體領域入手開展專項評價!氨热缃衲陣鴦赵撼雠_的《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明確規定,機關、事業單位和大型企業不得違約拖欠中小企業的貨物、工程、服務款項,這就是一個很具體的領域!崩罹酆喜┦空f。
“在瞬息萬變的數字經濟時代,移動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發展拓展了公共服務的邊界,改變了政府職能及其和市場的關系;ヂ摼W技術的發展為政務誠信評價提供了新的方法手段!卑残忝方淌谡f,數字經濟帶來的是顛覆性的巨大變革,這對政務誠信評價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需重新思考政府的職能及其與市場主體的關系,為建設智慧型政府提供“中國方案”。